
從台回來以後就馬上投入自己的兩場表演,不夠一天的練習我原以為我們一定會很糟糕,誰知道台灣的經驗好像讓我們脫胎換骨一樣,相信自己是真正的表演者。
我真的很謝謝台灣的所有觀眾,還有所有我在台灣所遇到的人和事,不論是好還是壞,都讓我明白的更多,站在台上就是一個表演者,裝酷根本就是怯場的藉口,表演者最要做得好的,是讓看你的人明白你心裡的想法,跟你有共鳴。
要不然,自己在家裡做就夠了。
小 時候很天真,覺得音樂是真正的世界語言(universial Language),聽音樂的人應該都視世界大同為目標,因為音樂是給所有人的,任何一種音樂都向所有人開放,所有人都可以打開音樂的門;聆聽,創作及分 享,音樂是美好的存在,是心靈的避難所。我小時候就以這樣的心態跟我的朋友分享聆聽經驗,並期望得到分享。
可是當我在香港真正的開始創作音樂,並以此為職業時,我面對的是完全不同的狀況。
在 我來說,做音樂的方法可能有變,可是變的只是方法,精神從來沒變。正面。好玩和幽默感都是我們的大前題,不論是媽媽不愛爵士樂或早期的Good Morning,我們都沒有太多計算。我們沒有刻意要討好所謂獨立或主流的音樂圈,我們只做自己喜歡的音樂,那是我非常肯定的東西。當然結果我不能計較些 什麼,所謂獨立分子說我們刻意討好主流或主流說我們太偏鋒,我都不可以太介懷,我只需要覺得問心無愧,然後聆聽那些真心的意見就好。(當然我也有不明所以 然,覺得迷失的時候)
不知道是香港的音樂圈如是,還是哪兒也總有害群之馬,獨立跟主流之間的拉鋸是從來都和音樂的主旨背道而馳的。在所謂的獨立圈 裡,音樂好像變成別人拿來規劃 嶺土的東西,排他性好像是理所當然的事情,共同語言不再是音樂,原來玩音樂這樣單純的事也變成政治事件:你是那一家我是這一家,道不同不相為謀,音樂不用 聽就已經知道你“不再獨立“,你玩的已不算音樂,去撈你的主流油水吧;這樣的事情,原來一直都發生在這個圈子裡,老實說,真叫人失望和心寒,我心目中的那 幅音樂人合家歡不過是兒時夢想,現實裡社會在那兒都一樣。
更甚者是有人會造謠生事,在這個我以為音樂大同好和平的“獨立“圈子裡,也同樣的發生 著。有人會說某某與誰過從甚密所以得到了那個機會,又或某某是如何如 何不擇手段做到了那件事,這些“Gossip"其實跟娛樂圈的醜聞緋聞沒兩樣,攻擊的主題不是你做的音樂如何不濟,而是你認識了誰,誰有不認識你這些曾出 不窮卻有沒有意義的東西。當連聽眾都只陶醉在這些所謂行內人內幕時,又有多少人真的尊重造音樂的人的苦心?
曾有一段時間我好像受到打擊般對自己曾仰慕的獨立音樂圈(人)失望,現在才明白,有人的地方是理所當然的有事事非非,而且我知道我的綿力不會對這個現像有任何影響力,所以嘛,我還是繼續做音樂,寫寫歌就好,政治,留給你們吧。
PixelToy in pixelizing format by Gregory Choi. Thanks!!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